高雄和發產業園區昨(3)日簽約開發,將在3年內完工,引進6大策略性產業,更重要的是,該園區除了是金管會首次核准保險業資金,投資開發的產業園區,在防止土地炒作的土地正義、以及水資源回收和空氣污染等前瞻性的規劃上,總共創下全台工業區開發的「9個第一」,勢將成為國內未來產業園區投資開發的標竿。
高雄市長陳菊昨日在簽約記者會上致詞時指出,和發產業園區由高市府承諾買回20%的工業用地,只租不售,另外的80%土地,限期3年開發啟用,這是率全國之先,第一個執行反土地炒作的產業園區,如果進駐廠商不在3年內完成開發使用,阻礙園區與產業的發展,高市府將予以買回,「我們有很清楚的規範」。
高市府經濟發展局長曾文生進一步說明表示,高雄和發產業園區的開發,總共創下全台工業區開發的「9個第一」,包括土地正義、開發創新、以及環保政策等,「這是非常、非常大的突破」,也勢必成為國內未來開發產業園區的過程中,遵循的標竿。
曾文生說,除了防止土地炒作之外,和發也是第一個訂定容積彈性利用機制的園區,因為,和發園區的容積率使用,是以整個園區做調整,雖然每家進駐廠商的土地使用,皆以210%為原則,但有特殊需求者,高市府得酌予提高,發揮容積使用的效率。
他指出,和發園區也是第一個在「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」修正發布後,金管會首次核准保險業資金投資開發的產業園區,同時,是第一個依據「產業創新條例」,核准設置的政府產業園區,並且根據產創條例第47條,如期結算的園區,未來未售出的土地,將由開發商負責後續處理的完全責任,增加土地處分彈性,也可避免造成政府財政負擔。
曾文生表示,和發園區更是開創國內環保風氣之先,因為,在「高屏地區空氣污染物總量管制計畫」、及「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」今年6月份通過之前,高市府在2年前,報編和發產業園區的開發時,就已納入這2項重要的環保政策,包括承諾採行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抵減(加1減1.2)、以及利用再生水,做為中長期水源的雙水源產業園區。
他說,和發園區昨日簽約之後,可望在今年10月取得土地,並在107年10月底之前,完工啟用,即將進行的土地釋出,也將採取另一項創舉,就是透過標售的方式進行,在參考既有的大發工業區等鄰近土地實際成交價格之後,「我們的底價,每坪不會超過9.4萬元」,希望提供企業非常有競爭力的土地資源。曾文生指出,為了加速得標廠商未來建廠速度的需求,在和發產業園區的公共工程進行的同時,進駐廠商建廠工程,也可同步施工。
原文網址: 高雄和發產業園區 9個第一 要當標竿 | 好房網News |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567393106723.html